寒山寺导游车上讲:
各位团友,现在我们就去参观千年古刹--寒山寺了。在到达寒山寺之前,我来和大家温习一首唐诗。是诗人张继写的《枫桥夜泊》。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正是这一首诗,唱红了张继和寒山寺。那这首诗讲什么的?
我来讲解一下给大家听。话说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先生,是距今约1200多年的湖北人。张生自幼饱读诗书,文采过人。长大成人之后决定上京考试,希望考取功名以求光宗耀祖。那知天不遂人愿,十年寒窗苦读却名落孙山。只有坐上小船,顺流而下好归家了。
这晚船开到了苏州,停在苏州城外的码头过夜。但张继这晚却怎么也睡不着,他想到了很多事情,十年的寒窗苦读,他本来很有信心的,谁知竟然考不及格,叫他如何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啊。他索性披衣起身,夜深了,月亮都已经向西了,纯净的月光静静的洒在水面上,有几只乌鸦在树上扑着翅膀,偶尔发出几声叫声,他看着远处闪闪的渔火,心里真是无限唏嘘无限感叹啊。
突然之间,他听到远处传过来一阵钟声,当当当。原来是寒山寺的和尚半夜在撞钟。钟声轻轻柔柔的传入他的耳朵,他的灵台反而是一片宁静,伴随着钟声好像给了他注入了新的力量,心里一下子觉得舒服了很多。于是他转身回到船里,拿出纸笔,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。
张继坦白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,他回家之后好好复习,第二次上京也考到了进士。但他的诗并不出名,被人熟知的也只有一首。但一首,就已经够了。如果没有这首诗,我想大家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跑来看这个寒山寺了。 这首诗不单止在中国红,在日本却更红。因为在日本小学的课本里,就有这首诗。日本的小朋友背到这首诗时都会问老师:“老师,寒山寺在什么地方啊?”老师说:“在中国的苏州”。“好,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苏州,看看诗里的寒山寺”。就像我们读过鲁迅先生的课文,也要到三味书屋去看看一样。
所以寒山寺里边有很多有关日本人的东西,到了寒山寺见到了我会告诉大家。
从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了,那它实际是那一年建的呢?大概南北朝时的梁朝,即是公元500年左右,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。原来不是叫寒山寺,叫妙利普明塔院,到了唐朝李世民年间,才改名寒山寺。历史上的寒山寺经历过多次大火,烧了之后又重建。现在我们见到的是清同治年间的寒山寺,也差不多200年了。但寺中有好多文物,却不止200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