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蔷薇目 Rosales
蔷薇亚目 Rosineae
蔷薇科 Rosaceae
蔷薇属 Rosa
野蔷薇 Rosa multiflora
主要介绍露地栽培和盆栽的栽培管理。露地栽培因其目的不同而有多种方式。如切花生产或幼苗栽培以生产为主,品种园则以观赏和科研为主,有的是以绿化环境为目的,有的只是一种休闲。
土壤
露地栽培,如管理得法,至少可达10年以上的茁壮生长。栽培的理想土壤应当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,丰富的有机质。根系大部分集中在30~40厘米的土壤表层,土壤的耕作深度应为50~60厘米,水的渗透才能良好,如果耕作的深度不够将会形成植物根系窒息或腐烂,并使得有些好气性细菌死亡,深耕对改善土壤结构和扩大根系营养的吸收有重要意义。只要栽培土壤的PH值在5.5~8.0之间,都可以良好生长。露地栽培的培植园,一般涌栽培1~2年豆科植物的绿肥,如野豌豆、草木樨、黄花苜蓿、田箐、猪屎豆之类,单播或混播,于初花期翻入土中,灌1~2次水促其腐烂。
在深耕前,清去碎砖石,把杂草晒干,烧成灰还用于栽培土地。
土壤改良要分层施肥,大量有机物的投入可使土壤活化。土壤中如发现有线虫或其他昆虫,应用农药“必灭速”翻入土中杀灭。
盆栽对土壤要求不高,富含有机质,微带酸性的土壤最好。可以用三份腐殖质土或肥沃壤土加一份优质腐熟厩肥,混合适量普通“过磷酸钙”。盆栽用的土壤需要消毒处理。盆栽用的花盆土壤应疏松、肥沃。每年春、秋两季松盆土一次,以增加土壤吸肥能力。
上盆
花盆,宜选择美观的紫砂盆或瓦盆。盆径20~30厘米,盆高30厘米为好。具体要根据植株大小来定,上盆时用瓦片、盖上排水孔。现装入三分之一的混合土,扶正植株,填入混合土。植株嫁接处应高于盆缘,便填土边压实,盆土水平应在盆缘下2~3厘米。装盆后,浇水直至盆底孔流出水为止。上盆后的植株应移放到阴凉之处。缓苗一周以后每两周转动一次花盆的方位,每次旋转半圈,盆位要放在通风向阳处。一般1~3年月季应换盆一次,换盆前保持花盆干燥,以利脱盆,植株要剪去老、弱、病、枯的根,要将球根周围的老土削去一部分,这样做植株容易发出新根。花盆的大小要根据植株的发展确定,换盆应在春季新根和嫩芽未出之前进行。盆栽一般选择多花、花型美,色彩幽雅的,矮型和生长较紧密的品种,盆栽应选择生长不太旺盛的品种为好。
浇水
盆栽浇水,应根据气候及栽培地区的条件决定。水分不足和水分过多都会抑制生长发育。平时,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。春、秋两季每下午浇水一次。冬季每周浇水一次,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。夏季或秋旱天气每天浇水一次或一天两次,定期浇水。入冬时要在花的基部堆上20厘米的土,以保护植株度过寒冬。对生长差的植株要加强管理。平时可将手指插入盆土2~3厘米,泥土粘手则不需浇水。浇水通常在下午或黄昏时进行。
修剪
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,修剪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大量健壮的枝条和提高开花的质量;其次是为了保持植株形态的平衡。冬季花谢后应修剪枝条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,只留3~5枝主枝。对于不要求花大的丛株灌木,采取高剪;以观花为主的则应低剪,各主干留30~45厘米,6~8个花芽即可。对于藤本花,一年开一次花的应剪除整根开花老枝,开花多次的则需更新老枝,保持5~7根主枝。对于一季开花的,应剪去5年以上的老枝,保持5~7根主枝,剪短侧枝只需留3~4个花芽。遇有病虫枝、黄病枝、细弱枝应立即全部剪除。新上盆,除主干外每根分枝只留一个外侧芽,上部全需剪除。如主干衰老可取基部萌条代替。
对于修剪造成的大伤口要涂一些伤口涂剂。这种涂剂用铅单4份,碳酸铜4份,亚麻籽油和少量杀虫剂制成。有一种德国生产的名叫“赛德勒尔紫胶脂”的涂抹伤口有较好的效果。也有人采用土办法,使用稀牛粪,腊或合成树脂涂伤口也有一定效果。
施肥
盆栽在新枝长出约10厘米,并有较多叶时,撒一层薄厩肥或活性淤泥,随着浇水,如未见强劲长势。两周以后每盆需撒一克尿素,浇水或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外施肥。每年冬季必须施足基肥,春季孕蕾开花前几夏季生长旺盛要追一次肥。“饼肥”是常用的优质追肥。“饼肥”的碳、氮肥力比较小,在土壤中分解快。比其他有机肥料溶液容易发挥肥效。对那些生长较差的植株要加强管理,及时有针对性地施加微量元素。
施肥通常在灌溉后几天,土壤不要太干,不能太湿。露地栽培的施肥时要在离花茎的20~25厘米以外进行条施。
有人常年用营养液对盆栽施肥。配方是:水1升,磷酸二氢钾0.56克,硝酸钙0.56克,硫酸镁0.17克,硫酸锰0.002克,硫酸铜0.00056克,硼砂0.0017克,硫酸锌0.0008克,硫酸亚铁0.252克。
叶面施肥是一种供肥的辅助措施,叶面施肥用肥少,收效快。肥料能于数小时内,就能被植株吸收,对缺乏微量元素很合适。施叶面肥时需要注意,溶液浓度控制在千分之二左右为宜。叶子太嫩时不要施叶面追肥。下雨的时候也不宜喷洒追肥。为了提高叶面肥的效果,喷洒叶面肥,应在无强风的早晨喷洒。叶子的两面要喷湿透。为了使追肥起到更好的催肥效果,可以在喷液中加一些“展着剂”,如手头没有“展着剂”可用洗毛衣的那种“中性”肥皂粉搅起泡沫后喷洒。
施肥绝不是越多越好,倒是宁少勿多最安全。
繁殖
繁殖以扦插和嫁接为主。一般扦插在春季或初夏、早秋、梅雨季节、晚秋皆可进行。春插,剪取15厘米长的中段健实壮枝,保留3片叶子,插入土中三分之二,注意遮荫、浇水,插枝3~4周即可发芽。夏季插枝时下端的剪口须在节下,这样做有利于植株伤口愈合和生根,每天清晨要喷水,约20天后即可发芽。扦插时如能在插枝下端用500~1000毫克/升吲哚丁酸或500毫克/升的吲哚乙酸盐浸泡1~3秒,可促进植株生根。
十姊妹的品种很多,还有攀缘的,野生的,栽培方法大同小异。